第20180703期

行業|相對於美國外賣業,中國外賣真正勝出的是什麼?

2018-07-03

對於送餐,一個美國小哥和一個美團騎手的日常是這樣的……

 

美國小哥(以市場份額較高的Grubhub為例),送餐不走計件工資,時薪7.5美元,遠低於最低工資標準,月收入折合人民幣大概1萬多元,工作強度在每週66小時左右,相當於每天9.42小時,是典型的辛苦活兒。

 

但由於平均客單價在 28.4美元左右,小費可觀,按慣例,美國送餐員每單可以拿到相當於餐費15%的小費,算是勞碌生活的額外回報。

 

另外為了消減高昂的人力成本,很多美國外賣公司將送餐員稱之為“獨立承包商”,以規避部分固定支出,這個稱謂煞是好聽,但除了滿足虛榮心沒有實際意義。

 

中國外賣以美團為例,騎手有眾包和專送的區別,以專送而言走的是派單模式,眾包是兼職搶單,工作一樣辛苦,但平臺會有技術手段規劃線路提升效率。

 

在中美兩國,所謂的懶人服務都是建立在別人風餐露宿的基礎下,但對普通勞動者而言,零門檻又不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仍是時代賜與的機會。

 

不久前互聯網女皇發佈的報告盛讚了中國的O2O服務,典型案例就是逢勃發展的外賣平臺,她的結論是中國外賣所強調的最後1公里優勢正在衝擊Grubhub這樣的公司,由幾個華裔創立的doordash等公司就在快速崛起。

 

那麼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,中美外賣模式究竟有什麼不同?

 

至少在需求上,兩國吃貨差異明顯

 

按美團的數據,中國的2億單身人群去年有1.3億在美團叫過外賣,其中393萬人的年度訂單超過100次,有8萬人幾乎每天都叫外賣,這說明對於主要城市居民來說,外賣是填飽肚子的有效手段,也是快節奏生活方式的注腳。

 

美國外賣更傾向於滿足個性化需求,你可以在紐約叫到275美元的PalladiumOssetra黑魚子醬,在芝加哥享受199美元的巨型西西里披薩以及122.99美元的Mariscada葡氏海鮮拼盤甚至500美元的超級漢堡等等。

 

這裏的人們傾向於滿足口腹大欲,而不是第一時間拿到食物,由於人力成本高昂,大多數美國人也習慣了這一點,亞馬遜Prime的同城物流平均就在2.7天左右。

中國外賣真正勝出的是商業模式本身。

 

2015年上市的Grubhub一天有43萬單左右,差不多也就是美團外賣的五十分之一,這主要因為美國人的食品消費存在固有習慣,90%的外賣訂單來自電話預訂,麥當勞得來速之類的汽車餐廳筆筆皆是,一次從超市買回1周食材也是很多家庭的慣例。

 

從運營上講,由於不需要滿足大量需求,技術進化比較緩慢,Grubhub一直把訂單即時追蹤作為賣點宣傳,這在中國只是最普通的基本功能而已。

 

新玩家如doordash學的是中國模式,尋求技術手段提高效率,與Uber合作用中心調度方式精算送達時間,誤差控制在幾分鐘之內,還在研究機器人送餐等等。

而中國外賣是建立在平臺集納需求和快速匹配上。

 

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,中國外賣不但訂單數量更大而且更加分散,用戶的關注點也不局限於食品本身,68.3%的人在意食品安全,58.1%注重送餐速度,48.8%關注優惠。中國外賣還是2322萬加班族的加油站,支撐了晚19時以後的非常規需求,這種海量的、即時性的訂單併發除了中國互聯網之外,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及時服務並予以滿足。

 

美國具備規模的餐廳在62萬家以上,但不管是Grubhub還是doordash都走精品路線,選擇的都是線上化意願強烈並且最受歡迎的餐廳。中國外賣更關心即時服務能力,也有很多純粹滿足線上訂單的餐廳冒了出來。

 

中國和美國外賣的另一個區別在運營和技術層面

 

美團做網約車是看到了需求輸出的協同效應,美國因為人工昂貴,平臺不約而同的選擇利用uber運力,但對Uber缺乏掌控力,又存在很大風險。滴滴投資餓了麼之後雙方也搞過聯運的嘗試,只是出於外界不知道的原因無疾而終。

 

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,場景上都在互相滲透,Uber自己推出外賣服務並將之擴展到生鮮之後,美國主要外賣平臺的訂單滿足能力都出現大幅下降,後者無力改變現實是因為不具備自建龐大騎手團隊的社會條件。

 

線上下環節,美國外賣的效率和便利性很難與中國競爭,這表現在三個方面。

首先,中國外賣簡直是慣壞用戶的,你可以不受任何干擾的叫到夜宵,這在地廣人稀特別是習慣了到點下班的美國基本做不到。

 

其次是用戶容忍度的差異,中國外賣的騎手致力於滿足各種稀奇古怪的需求,包括送餐過程代買衛生巾之類,這在美國很難想像。

 

最後是風雨無阻的決心,Uber司機在歐美一向雞賊,包括暴風雪、颶風、跨年夜之類的情況如果不允許加價,需求基本就無人滿足,外賣尤其如此。

 

但這些差異你很難上升到商業模式或是服務層面來討論,因為這就是兩國社會發展形態決定的,外賣的真正核心還是效率和產品本身。

 

中國外賣過去、現在和將來都是效率之爭

 

絕大多數平臺都是眾包+自建騎手團隊,為了滿足海量需求,規模不斷擴張,以單量最多的美團來說,騎手總成本由2016年的51億元增至2017年的183億元,但每單服務成本反而攤薄了,美團外賣全年29億訂單有7成是通過自有配送網路完成,其餘為商家配送,高可控性使得美團有能力將單均配送時間壓縮在30分鐘左右。

 

這個效率在美國無法想像,號稱最像美團的DoorDash只有20個城市開展業務,又是依賴Uber運力精算需求,做到單均45分鐘已經是極限。

 

再從商家來說,美團點評擁有多達850萬家的企業,其中接入美團外賣服務的有270多萬家,占比超過30%,而美國最大外賣平臺Grubhub打通的商家只有5.5萬家,不到全美餐飲商家總數的9%,這個比例是很低的。

 

至於獨佔商家,中美兩國的情況也有很大不同

 

當初,Grubhub曾和Yelp旗下的Eat24有過激烈競爭,後者是Yelp早先收購的外賣公司,當時資本市場對這起並購非常欣賞,Yelp股價因此大漲了6%

 

但競爭結果完全顛覆了預期,Eat24雖然享有Yelp旗下1.5萬獨佔餐館的優勢,高端餐飲的多元化能力極強,但由於平臺規模與Grubhub不在一個量級,不到兩年的時間就逐漸失寵於用戶甚至拖累了Yelp營收。

 

究其原因,美國餐飲市場有全面服務(FSR)和有限服務(LSR)之分,前者是菜單豐富的獨立餐廳,後者是麥當勞之類的休閒速食連鎖品牌,快捷服務已經做得很好,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早就加入了第三方外賣,並一直在擴大自有配送體系,麥當勞2016年在佛羅里達使用UberEats送餐,這當然對規模較小的Eat24不利。

 

到去年,Yelp不得不將Eat24出售給Grubhub並達成戰略合作以尋求平臺的最大化效應,好消息是出售價2.85億美元比當初的收購價高了兩倍。

 

相比之下,美團外賣之所以在中國佔據絕對優勢,就在於將GrubhubYelp的優勢集於一身,手裏既有大眾點評這個壁壘,又有美團打車作為串連,就能夠用比較合理的成本擴張規模,從招股書來看,美團的營收從2015年的40億增長到2017年的339億,虧損則從59億收窄到28.5億。

 

表面上看,美團外賣和Grubhub非常相似,後者收購Eat24順便拿走了Yelp的獨佔商家,很像美團點評+外賣的佈局,但Grubhub沒有其他LBS服務的流量配合,場景不能多元化,所以活躍用戶保持在500多萬的水準,而美團完成交易的用戶就有3.1億。

 

總的來說,中美O2O可能存在社會差異,但至少有一點是共通的:那些不能實現協同效應,不能迅速規模化的平臺都死了。

 

 

本文源自:虎嗅網

 

微信公众平台:搜索“中餐日报”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