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80731期

食訊|紐約布魯克林華人社區展新貌 中餐館鱗次櫛比花樣繁多

2018-07-31
據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導,隨著年輕一代華裔移民的湧入,以及第二代華裔移民的成長,布魯克林華裔商鋪近年不斷從8大道向7大道蔓延,而這一群年輕移民為7大道注入了更多青春、時尚的氣息,無論店面種類、裝修和付款方式,都流露“新”氣息,與8大道形成鮮明的新舊對比。

 

布魯克林7大道交55街於當地時間27日新開了一家以川菜為主的餐館,業主雖保留以往新店開張時,舞龍舞獅、剪綵的傳統流程,但也別出心裁安排名車車隊停泊在7大道交54街至55街的街邊,非常吸引路人眼光,也用油門聲代替鞭炮,熱鬧非凡。

 

7大道的熱鬧讓不少民眾拍攝視頻發佈在網上,紛紛感歎7大道現在的變化,甚至認為繁華程度已經開始趕上8大道。唯一不同的,是7大道的商鋪與8大道相比,更注重裝修與品味,雖然仍舊以餐飲業為主,但餐飲種類繁多,不像8大道一樣清一色以福州與廣東菜系為主。

 

就讀於紐約大學的楊Maggie,過去兩年一直居住在7大道附近,明顯感受這兩年7大道上的新商鋪一家接一家。“以前我吃飯肯定得去8大道,現在7大道選擇就很多。”她一一列出自己喜愛的7大道的店鋪與特色食物,“比如“ICE NY”的霜淇淋、“小牛小魚”的烤豬蹄、“臺灣小站”的芋圓、“尋魚”的烤魚、“無辣不歡”的麻辣香鍋。這些店鋪都是這一兩年冒出來的,讓我可以一周不重複菜式。”

 

  楊Maggie說,這些新店的業主明顯都是年輕一代,他們比較注重裝修,或者注重裝飾,不再像8大道大多數傳統店鋪那樣古板無新意。更明顯的區別是8大道大部分店鋪仍只收現金,而7大道店鋪不光接受現金、刷卡,還接受各種網上轉賬,如支付寶、微信、VenmoPaypal等。

 

  她還說,有一天她在7大道交50街新開設的美容院美容,結賬時發現沒帶錢包,但幸好店內接受Venmo轉賬,讓她避免了尷尬。

 

  在8大道交55街開設臺灣小吃店的業主陳Ivan,只有30多歲,十多年前從福州移民美國,雖然擔任了十多年壽司師傅,但因為太太是臺灣人,便萌生了改開台灣小吃店的想法。他隨太太一起到臺灣學習當地小吃做法,回到布魯克林開起店來。他說兩年前選擇店鋪位置時,發現7大道與8大道店鋪雖然緊緊相連,但是店面租金只有8大道的一半,即使人流量最集中的位置,也比8大道大部分店面租金便宜三分之一。

 

  這幾年7大道變化真的很大,新店鋪層出不窮,雖然導致餐飲業競爭壓力變大,但是客流量也變得越來越多。他說做了十多年壽司師傅,手藝一直被認可,不愁找不到工作,反而做臺灣小吃更加繁瑣,更累。但是總感覺現在紐約特色小吃正在上升發展中,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和接受,相信只有“新”才能擁有更多的機遇。“即使是做壽司,現在也在不斷追求創新。”

 

 

微信公众平台:搜索“中餐日报”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: